比亚迪唐价格“跳水”最高降6万,老车主怒斥“背刺”!新能源车价格战再升级
一、价格“腰斩式”暴跌,车主直呼“半年工资蒸发”
“去年21万提车,现在15万就能买同款,谁受得了?”北京车主王先生指着比亚迪4S店门口的促销海报愤慨道。据调查,比亚迪唐DM-i部分车型降价幅度超30%:
-2024款EV荣耀版:原价21.98万,现仅15.98万,直降6万元
2025款DM-i尊贵型:17.98万降至16.98万,叠加置换补贴后最低触及15.48万
DM-p战神版顶配:26.98万降至20.98万,创中高端混动SUV价格新低
多位2023年购车的老车主晒出购车发票:唐DM-i智驾版落地价普遍超21万,如今同配置车型不到17万,价差最高达5.5万。“感觉成了付费测试员!”一位车主在论坛吐槽。


二、三重动因驱动降价,技术迭代与政策倒逼成关键
1. 电池新国标倒逼成本优化
2026年实施的“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”要求热失控后“不起火不爆炸”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已提前布局新标准电池产线。技术升级摊薄旧款电池成本,为降价提供空间。
2. 市场竞争白热化
面对吉利、长安等品牌混动车型围攻,比亚迪借“油电同价”战略清库存。北京某经销商透露:“DM-i荣耀版库存压力大,6月冲量必须割肉”。
3. 产能扩张摊薄制造成本
2024年比亚迪西安基地投产后,三电系统规模效应凸显。业内分析,动力电池成本较两年前下降18%,成为降价底层支撑。


三、老车主维权潮起,品牌信任遭挑战
“刚买就贬值,二手市场更崩盘!”广州车主陈女士称,其2024年初购买的唐DM-i尊荣版,当前残值不足14万,较购入价缩水35%。更引发争议的是电池服务:
换电标准遭质疑:江西车主投诉称,保修期内更换的电池电量仅为新电池的80%,4S店辩称“按车龄匹配衰减值”
-频繁故障引焦虑:有车主反映“5000公里换两次电池”,部分批次电池存在电压异常隐患
网友调侃:“买比亚迪得学会算卦——赌它三个月后降多少!”


四、行业警示:价格战是把双刃剑
短期看,降价带动销量飙升。北京某门店单日订单破百,销售称“15.48万还有谈价空间”。但长期隐患明显:
- 品牌保值率崩塌:二手车商联合压价,唐DM-i三年残值率跌至45%,远低于理想L7的62%
- 用户信任危机:老车主自发在社交平台刷屏“别买,还会降”,口碑反噬初现
- 服务体系承压:电池检测、更换需求激增,部分4S店需排队两周


五、专家呼吁:平衡市场扩张与用户关怀
“降价是市场规律,但忽视老用户等于自毁长城。”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指出,参照特斯拉、蔚来的经验,可通过免费智驾升级、延长保修等方式补偿车主。

随着2026年电池新国标实施临近,这场由技术迭代引爆的价格战,终将考验车企对“销量”与“人心”的平衡智慧。#比亚迪华为联合发布豹8上市##你会买比亚迪吗##比亚迪##你愿意购买比亚迪车辆吗?##是否选择比亚迪#